热词一:技术创新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这是未来五年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指南。《规划》分析了能源科技发展趋势,以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为宗旨,聚焦清洁能源、核能等领域,明确了2016~2020年能源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目标,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点评:从能源发展的历程来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的成本,可以为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进而为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创造有利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作用需要制度、政策、市场相互作用、协同演进。要把握好能源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化方向,分类推动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供需形成价格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体制,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陈庆修
热词二:“人工智能+能源互联网”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建设分布式高效能源互联网,形成支撑多能源协调互补、及时有效接入的新型能源网络,推广智能储能设施、智能用电设施,实现能源供需信息的实时匹配和智能化响应。
其实,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能源革命走进人们的视野。此前出炉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其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等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其中包括“互联网+”智慧能源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智慧能源同样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刻地影响着能源领域的深刻变化。
点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需要人工智能来支持它的分布式,分布式的优化协同确实需要很多人工智能的手段。海量的数据怎么分析?怎么对事故预先判断,提前检修维护?怎么判断用户行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高峰
热词三:并网型微电网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提出从规划建设、并网管理等方面,促进并规范微电网健康发展。
目前,微电网已在一线电网予以实践。例如,江苏扬州供电公司就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选取了扬州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厂房屋顶光伏为试点,并开展了分布式发电接入及微电网运行控制项目建设。
点评:目前,一些企业和高校已在无缝切换、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多微网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从商业推广的角度来看,制约微电网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技术经济性和市场成熟度。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控制系统等的成本还很高;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化条件还不成熟,难以发挥微电网灵活调节、可靠供电和差异化服务的价值优势。因此,《试行办法》将重点放在建立健全电力交易和辅助服务等市场机制方面,我认为这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洪博文
热词四:标准化建设
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组织修订普通柴油、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和生物柴油标准,推动发布落实《“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定》有关标准。一场“标准化运动”在能源行业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点评:以能源互联网标准建设为例。能源互联网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是一个新鲜的产业。我们以前是跟着别人走,采用国际标准,但是我们在智慧能源方面有优势,项目进展快。所以我们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需要标准先行。标准化是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也是能源互联网技术特点内在的需要。
──中电联副秘书长兼标准管理中心主任 许松林
热词五:储能
储能作为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方式;更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
近年来,我国储能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各种储能技术研发应用日渐成熟,储能成本显著下降,储能产业已基本具备商业化条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储能产业良好有序发展,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储能进入商业化“临界点”。
《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应用示范。包括鼓励可再生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推动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协调运行,建立可再生能源场站侧储能补偿机制等。
点评:储能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支撑技术,因此,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市场是广阔的。虽说目前储能的成本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储能的成本已经降低了近一半,未来储能的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如果有具体的补偿机制推进产业发展,届时,储能可以完全实现独立赢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张华民
热词六:智能制造
今年的地方两会,从白山黑水到西南边陲,“智能制造”都备受追捧。在振兴实体经济的大潮下,智能制造肩负重任,踏浪而来。查阅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多地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详细部署。
北京提出,支持传统优势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加快机器人创新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建设,推动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上海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一批产业引领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山西明确加快向“山西智造”转变,积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筹划建设省级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推进太重风电装备园区、富士康光机电及工业机器人、晋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等项目建设。
点评: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快速融合,是传统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国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马忠玉